普車都 > 初一作文 >

暢銷天王馬克·李維

2014年8月17日,來自法國的暢銷書作家,馬克·李維攜新作《比恐懼更強烈的情感》來到上海書展,并成為當天最受歡迎的作家,足足簽出了3000本!

馬克·李維,1961年出生于巴黎郊區(qū),18歲進入紅十字會,擔任過急救員。成為作家前,他是個商人,經(jīng)營著一家建筑師事務(wù)所。馬克·李維完成第一本小說《假如這是真的》時,都不想發(fā)表,根本沒料到會暢銷,而且單冊銷量竟然超過500萬本,好萊塢大導(dǎo)演斯皮爾伯格在看了該書的兩頁書摘后,當即拍板買下了它的影視改編版權(quán)。

從發(fā)表處女作《假如這是真的》以來,馬克·李維連續(xù)14年蟬聯(lián)“法國最暢銷作家”,是全世界擁有最多讀者的法國作家。在法國人眼中,馬克·李維是眼下風(fēng)頭最勁的暢銷小說作家,他寫作15年,出版了14本書,每次出書,都能引發(fā)閱讀狂潮。

2012年,馬克·李維一部風(fēng)靡世界的小說《偷影子的人》在國內(nèi)出版后,銷量一路上升,這讓國內(nèi)讀者認識了暢銷作家馬克·李維。

馬克·李維的成功,來源于他的努力,從他37歲發(fā)表處女作開始,幾乎每年一部作品,每部作品售出上百萬冊的銷量,為了寫一本小說甚至花上兩年的時間搜集素材,開始寫作時,每天工作超過14個小時,馬克·李維一直以謙遜的態(tài)度在創(chuàng)作和創(chuàng)新。

馬克·李維也是個有規(guī)律的作家,“出道”至今,幾乎保持著每年一部新作的節(jié)奏。他寫作涉及的題材比較廣泛,有情感,有歷史,有懸疑,而他的小說基本都不是“長篇大作”,法語版圖書篇幅很少超過450頁。每年,他在固定的時間段寫作,其余的時間用來閱讀、旅行。

在談到小說的創(chuàng)作時,馬克·李維坦言他喜歡寫普通人,喜歡將普通人放在一個他們無法自如面對的環(huán)境中,觀察人物在這種境況下發(fā)生的變化以及釋放出來的人性力量。“我在腦海里塑造主角的時候,會傾注很多情感,和他們對話,直到他們變得栩栩如生。有時候,完成一部小說,我會很難和書中人物道別,那種感覺像是在火車站送別老友的惆悵。”馬克·李維有時候因為這種不舍,會把既定的小說名字都改掉。

馬克·李維主動分享了自己的寫作訣竅,他說寫作是打疲勞戰(zhàn),所以他從來不會強迫自己一個接著一個章節(jié)去完成,他通常會留出幾頁空白,以便次日再加工。另外,李維寫完小說后會復(fù)讀,他會大刀闊斧刪除一切和主線無關(guān)的人物和情節(jié),使小說看起來錯落有致。

“現(xiàn)在娛樂項目多了,有讀者愿意花10個小時來看我的書,我一定不能浪費他們的時間。”馬克·李維說。

比起喜歡陳述,馬克·李維更喜歡在小說中描寫畫面。

“小說是在讀者的腦子里拍電影,要激活讀者的想象力,如果我想表達蘇芮,李維作品《比恐懼更強烈的感情》的女主人公生氣,我不會直接寫‘蘇芮生氣了’,而會通過描寫一些特征,來讓讀者了解蘇芮生氣了,當然我覺得最佳的境界是能讓讀者感同身受蘇芮的怒氣。”

談到成功的秘訣,李維用一句“我覺得我很幸運”概括了,談起巴黎文壇對他的猛烈批評時,這位“紐約客”幽默地回答:“我想批評我的那些人內(nèi)心是渴望成為暢銷書作家的。”李維說,自己最崇拜的的作家是羅曼·加里,唯一獲得過兩次龔古爾文獲獎的作家。問他預(yù)備什么時候擱筆時,他用抑揚頓挫的口吻說:“我希望寫到只剩最后一口氣。”

在訪談中,當記者問他最開始寫作的動機是什么?

他回答,最初寫作是為了他的兒子,每晚兒子睡著后,他都會寫一段轉(zhuǎn)天要講給兒子聽的故事,他很享受晚上在書桌前寫作的過程,很幸福。后來兒子9歲之后,他覺得動畫片比老爸的故事更好玩。但我去書房給他寫故事的習(xí)慣卻延續(xù)了下來。我在從事寫作的時候,也會加入我父親給予我的東西。事實上不是通過書,而是通過一部電影。在我14歲那年,我的父親帶我去看一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做《面包和巧克力》,這部電影改變了我的一生,讓我睜開眼睛看世界,因為在青少年的時候,大家很容易禁錮在自己的空間內(nèi)。

馬克·李維寫第一本書《假如這是真的》時,他希望兒子能在35歲的時候讀到它,希望他們能通過這本書遇見35歲的對方,這是一種時間的游戲。在給兒子寫的書里,他不講大道理,就是希望兒子成為一個他想成為的人,有希望、有欲望去為世界創(chuàng)造價值和一些人文情懷的東西。

此外,他還在采訪中表達了他對兒子的深厚之愛,“在我生命的終點時,我更希望被人稱為‘他是一個好父親’,而不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雖然成就斐然,但這樣一個備受追捧的流行作家卻是法蘭西主流文化圈的邊緣人物,犀利的文藝評論家沒有停止過對李維的攻擊,指責他的作品是“沙灘文學(xué)”、“類小說”。面對批評,客居美國的李維很少回應(yīng),他一邊馬不停蹄地出書,一邊滿世界跑和粉絲見面。

有一位記者問起李維是否會挖掘更深刻的主題,瞄準諾貝爾文學(xué)獎。

李維聽到“諾貝爾獎”一詞,哈哈大笑。他攤開手說:“我很肯定這輩子和諾貝爾獎無緣,就我而言,讀者的厚愛比文學(xué)獎更有意義,文學(xué)獎對我來說頂多是壁爐上的擺設(shè)。”

記者追問他是否需要讀者的崇拜,李維對此表示否定:“我不是搖滾歌手,不需要被崇拜的感覺,我一直用一種謙卑的態(tài)度恭候我的讀者。昨天的簽售會上,當我知道有女讀者專程坐了飛機來看我,我非常感動,一個人窩在千里之外的書房孤獨寫作時,是無法想到這樣溫暖的一刻。”

獲得了文學(xué)上的成功,又有幸福的家庭和可愛的孩子,馬克·李維透露自己卻曾有艱難的時光,“我經(jīng)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孤獨,我也知道一個人可以在眨眼間就失去一切。我對自己的事業(yè)充滿熱愛,我要不停地改進自己的寫作,才能寫出一本接一本的好作品。”

對于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馬克·李維說他希望能多關(guān)注中國的作品,當有人推薦了中國四大名著之后,這位作家表示,“我今后將會在中國的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上下工夫,能找尋一些寫作靈感。”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