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在《把世界帶到你面前》中寫到“如果你自認為有才華,是鳳凰,就可以擺譜,非枝頭不站;如果沒有把握,那就從樹根爬起,說不定有一天也能站上枝頭,成為鳳凰。”從樹根爬起是一種謙卑之心而非枝頭不站便是一種自信之意。人生之路,謙卑之心與自信之意應(yīng)常在。
謙卑與自信并不是一對截然相反的詞而是同時存在的連接體。自信是對自己的肯定,給自己前進的信心與動力;謙卑,是對自己的正視,于紛繁中找回自己的方向。莫言在致辭中曾說“我只是個講故事的人”,也自信于自己的諾獎得之無愧,這便是最好的于謙卑之心中常懷自信之意。
于自信之意中常懷謙卑之心能夠成就偉大。一代拳王默罕默德。阿里在開始參加拳擊運動時說他早晚有一天會拿回奧林匹克,他做到了;他說他早晚有一天會成為世界冠軍,他也做到了,這是自信給予他的成功。但他與喬。弗雷澤進行“三番決斗”的那番謙讓使這次“拳臺對話”成為載入拳臺史冊的經(jīng)典之作。偉人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的自信成就了他偉大的事業(yè),而是因為他謙卑之心與自信之意同存。自信鑄就了他的成功而謙卑讓他在喝彩聲中找回自己的方向,因此兩種成就了他的偉大。
拋卻了謙卑之心的自信并非是真正的自信而是自大,而自大使人滅亡,最終折戟沉沙。如柳宗元所言“未至而欲行孔子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敗國,卒中失而死。”胸中全文謙卑之心而獨存自大之意,便是宋襄公自視可稱霸卻最終落得個“中失而死”的結(jié)果,豈不可嘆呼!倘若宋襄公給自己留有謙卑之心,便能養(yǎng)精蓄銳,一舉爆發(fā),那么整個朝代的歷史恐怕是另一個模樣吧!
拋卻了自信之意的謙卑并非是真正的謙卑而是自輕,而自信使人平庸,最終碌碌無為、虛度年華。如漲潮在《幽夢影》中所說“鏡不能自照,衡不能自權(quán),劍不能自擊”,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理應(yīng)謙卑但不應(yīng)自輕。元朝時,年過七旬的浙江富陽畫家黃公望,知曉自己只是個不太有名的老者畫家,但他并沒有自輕,而是自信于自己的畫技與堅持,最終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完成了《富春山居圖》,這不朽的傳世之作令后世人贊嘆不已。若是黃公望全無自信只是自輕,今者的你我怕是不會知曉黃公望為何許人也。
謙卑之心與自信之意同在士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一種無需伸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那么,讓我們謹記,同懷謙卑之心自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