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學的創(chuàng)始人拿破侖·希爾說:“自信,是人類運用和駕馭宇宙無窮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跡的根基,是所有科學法則無法分析的玄妙神跡的發(fā)源地。”一個沒有自信的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成功,這就如同一個沒有脊椎的動物,永遠不會站立一樣。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發(fā)表了《相對論》之后,曾經有不少人對這一觀點持懷疑態(tài)度,更有甚者炮制了一本《百人駁相對論》,而愛因斯坦對此則不屑一顧,他說:“假如我的理論是錯的,有一個人反駁就夠了,一百個零加起來還是零。”美國成功商人蓋蒂,在1932年意識到中東石油有巨大潛力,想要買下一塊很有前景的地皮,可是當時世界市場上的原油價格忽然波動,于是大家普遍認為,這個時候進行投資是很不理智的,蓋蒂被大家的意見左右放棄了這個想法。結果十多年后,蓋蒂多付出了一千多萬美元的代價才得到了那塊地皮的開采特許權。
可見有些時候,想要成功也需要一些“一意孤行”,只有堅信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主見,對成功充滿信心,不迷信權威,才能共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自信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樂觀;自信是胡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豁達;自信是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情。從古至今從不缺乏自信的人,只有先自我肯定,做事才會有一個信念,而信念則是你的主心骨。
沒有當年周公瑾的自信,怎么會有赤壁大捷;沒有當年康熙帝的自信,北京城恐怕好幾次改名換姓了;沒有當年年羅斯福的自信,有怎能有連任的四屆總統(tǒng)。試想想我們,不曾遇到八十萬大軍困在孤城,也沒有遇到雙腿癱瘓的不幸,更沒有遇到內憂外患同時脖子被頂到刀口上,那么我們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
如果我們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特質,就會看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開始做事情之前,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深信所從事的事業(yè)必能成功。因此,他們做事情就能付出全部精力,最后獲得成功的也正是他們。可見自信是走向成功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