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的煉成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時代的步伐越來越快,但是,新生代的少年們卻變得越來越懦弱。
我們需要的不是家長的樹蔭或老師的清風,而是時代的洗禮與社會的暴曬。當然,我們要從躲在父母身后的少年變成一個風雨無謂的驕子還有很大一段路程要走。
我們需要形成關(guān)于生活的新概念并且形成新的“道德”,就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他身上折射了第一代共產(chǎn)黨主義青年經(jīng)過了命運的考驗與戰(zhàn)爭的折磨鍛造出的剛勁鐵骨。他的成長歷程活生生地映出鋼鐵的煉造過程:經(jīng)過常人無法承受的高溫,而后急劇冷卻的過程,只有經(jīng)過淬火才會精純、堅固,才會變得無所畏懼。只有在斗爭的可怕考驗中得到鍛煉才能在生活的面前保持不倒。
在小說中,作者的筆下躍出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角色,有的深深印入腦海,有些卻只是一帶而過,他們都構(gòu)成了當時特定社會階層的集體面貌,這才形成了我們對他們的集體印象與個體和個體之間的比較。當然,雖然他們之間有主次之分,也有革命兇徒、革命叛徒與共產(chǎn)黨的差別,但次要人物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那個發(fā)生巨大和巨多事變的時代與那個時代的震蕩和大量事件影響的千百萬人的命運,反應出那時人們的大無畏精神。
雖是上個世紀的作品,但俗語道:好的作品就是到了下一個世紀還有可看性。是的,這是一部誕生于戰(zhàn)爭年代的作品,但是,處于和平年代的我們,未來的天之驕子卻與那時戰(zhàn)場上的少年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在槍零彈雨中浴血奮戰(zhàn),傲然面對腳下敵人的尸骨;一個,蜷縮在父母的襁褓之中,悚然于面前的人性與社會。
是什么讓如今的我們?nèi)绱伺橙??是我們依賴至今的,父母與老師的庇護!
是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我們不能拿生命去做賭注,但為什么,是什么讓那個時代讓與我們一般大小的孩子用自己的胸膛頂起敵人的子彈?是社會環(huán)境的壓迫與周圍一切的抑制,使他們向往陽光的美好,無畏于外面的風雨,大膽地刺破黑暗,露出自己的鋒芒。那,我們,當代青年是否也需要那樣黑暗的環(huán)境來逼迫我們?答案是否定的,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本書作者)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
事實,亦是如此,只有我們把自己獻給自己所推崇的正義,我們才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自己一直追尋的大無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