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成語故事 >

成語故事 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

解釋:聊,依賴,憑借,指老百姓無法生活下去,形容人民生活困難。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張耳陳余列傳》:“百姓罷敝,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

造句:那個時候的中國,軍閥割據(jù),民不聊生。

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末期,各諸侯國連年征戰(zhàn),都想多占土地,增加實力。秦國將韓、魏兩國軍隊打得大敗,殺死二十四萬人。被殺士兵的家屬非常難過,痛不欲生。從此以后,秦軍經(jīng)常帶領軍隊,攻打韓、魏,到處燒殺掠奪。

后來,秦國攻打魏都大梁沒有成功,就把氣撒到楚國身上。秦將白起率領大軍攻入楚國,將楚頃襄王趕跑,楚地百姓受盡了戰(zhàn)爭之苦。一年之后,白起大軍再次進攻魏都大梁,又沒有攻下。在這種情況下,秦昭王提出與韓、魏兩國修好,三國起兵,共同討伐楚國。

楚王聽到這種情況,非常著急,就派使臣黃歇到秦國求和。

黃歇到了秦國后,就寫了篇文章,向秦昭王說明:“現(xiàn)在秦國的心腹之患是韓、魏兩國,而不是楚國。因為這兩國的百姓被您所殺者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活著的也都無以為生,流離失所。韓、魏兩國同秦國仇深似海,一定會找機會進行報復。您如果聯(lián)合韓、魏攻打我們楚國,等于給他們提供發(fā)展機會,讓他們強大起來。加上大王的軍隊肯定要借韓、魏兩國之道,一旦他們的軍隊對秦軍發(fā)動襲擊,秦軍的失敗會很快到來。所以不如我們兩國聯(lián)合起來,共同攻打韓、魏。這樣一來,秦國才能長治久安。”

秦昭王覺得黃歇的話很對,便把白起召回,暫時停止對楚用兵,并與楚國結成了聯(lián)盟。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