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點也不算成功,但我很盡興。我不太依照別人標準去生活。”
“當女作家,可以文藝,但不能矯情。精神上要很出世,做事行為上特別入世,這才是真文藝。”
“我不喜歡所有的怨:哀怨,抱怨,埋怨……還是要無怨無悔唄,我是真的能去承擔。”
“如果有人覺得我有一點點成績的話,那么他們唯一的來源是:我勇敢。”
“女孩子總講:我看不到未來,其實沒有人真正會看得到未來。”
“過生活不能緊張,女人要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才會真的美。”
和秋微約好一間書吧聊聊。到達之后短信她:你到了之后打電話給我。她卻回:我已經(jīng)在這里了呀。拿著手機四處尋找,卻原來剛才一進門的那個波浪長發(fā)的風情女子就是秋微。她穿一件蕾絲長袖的衣衫,襯著卷發(fā)和光潔的額頭,竟讓我沒有認出來——她已經(jīng)不是我印象里,那個一直留著齊頭簾長直發(fā)的女少年了。然而,這或許才是她本初的面貌。
過生活,我要我的自在 秋微做過生意開過公司,經(jīng)營多年之后,關(guān)掉了它。“我的生意都是別人給我的,它耗了我很多時間,還是沒有賺錢。當我放下精力去寫書和做節(jié)目,卻很快就有成效了。”也許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做生意那塊料,在整合資源上做不到游刃有余縱橫捭闔,她開始發(fā)揮自己的長項:畢竟還是術(shù)業(yè)有專攻。做生意的人,對錢要很有企圖心的,而她是個“散財童子”。對金錢很無感的她,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和一個理財專家聊天,開始有計劃地理財。“我有一筆不動產(chǎn),是為了保障自己萬一生病時能用的。我不攢錢,有錢就會花掉。我想我有權(quán)利舒服:已經(jīng)刻苦工作了那么多年。但不能完全不理財,畢竟自己有年紀了。定期我會去買基金,就把這筆錢認為‘丟了’。我不期待乍富。” 沒錯,她只想讓自己的人生過得盡量自在。 寫了那么多書,做過那么多活動,多年當主持人,然后她小時候卻是個少言寡語的孩子。“那個時候一年說的話可能都不如我現(xiàn)在一天說得多。我可能一個下午都在畫畫,一個下午都在做泥塑,上天賜給一個人的靈感和天賦,如果沒有接住,那就錯過了。”
于是在有生之年,秋微希望還能再學其它的東西,比如美術(shù)之類的,也可能是攝影或者雕塑,再或者是設計。她還想花一些時間去學禪修:“我對人和宇宙之間的關(guān)系,很好奇。”想去更多的地方,去南美學拉丁舞、去一次南極、去紐約學戲劇、去巴黎去學做可松。她喜歡茶,希望能養(yǎng)個茶園;每年能有一兩個月,去看不一樣的人,過不一樣的生活——這都是她50歲之前的規(guī)劃。然而她卻不愛拍照留念,經(jīng)歷過了就是過去了:“你把影像保留下來,so what?” 她當然也愛工作,但她的區(qū)別于某種類型的工作狂:那些工作狂如果不工作,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他們一邊抱怨工作辛苦,但如果沒有工作,就會萬分失落。但對秋微來說,工作和生活是嚴格區(qū)分的。“我不會要求工作給我安全感。每個點上的獲得或缺失,都不會影響我的全局。”這也許是她一直活得自在的真諦。“我一點也不算成功,但我很盡興。我不太依照別人標準去生活。” 97年大學畢業(yè)時,大家都還在想是不是要落戶口,她卻在比較內(nèi)心對哪件事情真的感興趣。這個和選伴侶一樣,是從長計議的。她是任性的,但重點在于她肯為自己任性買單。“我不喜歡所有的怨:哀怨,抱怨,埋怨……還是要無怨無唄,我是真的能去承擔。不是你沒有選擇,而是看你愿意與否。是在溫和的狀態(tài)里熬或者耗著,還是你去選擇一個自由的狀態(tài)。你今天坐在這里采訪我,其實我沒有任何天分和背景,如果有人覺得我有一點點成績的話,那么他們唯一的來源是:我勇敢。
女孩子總講:我看不到未來,其實沒有人真正會看得到未來。”過生活不能緊張,女人要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才會真的美。 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秋微特別喜歡兩本書:一本是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另外一本就是張大春的《聆聽父親》。一路以來都有人寫男人的成長,可是沒有寫女人的成長。搖滾,性,各種問題都在,可能他們的生活像花一樣從石頭縫里怒放出來,那我們女孩呢?
秋微盡的是一己之力,她寫一個女孩的成長。“我們的教育讓我們失真。我們長大了,自由了,想保留原真的東西。我希望那些扭捏作態(tài)不好超過30%,可是很多人,可能連3%都沒有保留下來,可是那是他們的選擇。”她的計劃中,要至少寫兩部。于是,新書《女少年》就這么邁進了我們的視野。少年,是個多中性的詞。女少年,讀起來,有一種奇異的口感。 這種奇異之感,從她的本身一直蔓延到她的作品。她本身就是奇異的代言人,然而她卻有一種特別智慧,讓我們在看到她的時候,覺得各種奇異糅合在一起卻異常和諧。“當女作家,可以文藝,但不能矯情。精神上要很出世,做事行為上特別入世,這才是真文藝,絕不會不著調(diào)。”
對于著調(diào),她得定義很簡單:要看決定行為的是情緒還是目標,當你情緒化了,就是不著調(diào)。“你還是在一個集體里,還是要顧及別人的感受。我毫無隱瞞對出名有愿望,我一直很想高調(diào)。但對我來說,有個很重要條件的是:我要以作品說話。我不會當臘肉讓自己掛在那里被關(guān)注——我已經(jīng)過了那個年齡。”“ 多年的北漂生涯,從來沒有一份固定的工作。這或者壓垮一個人的熱情,或者成就一個人的堅韌。秋微讓自己成了后者:所有不好的東西發(fā)生的時候,你怎么去看它的正面因素。”比如節(jié)目被下掉,對我的刺激是:節(jié)目怎么才能越來越好。我不是電視臺體制內(nèi)的員工,也讓我有機會去不同的地方當‘第三者’。我能做到的就是,怎么讓你越來越離不開我。“這是她的挫折之處,但克服挫折,其實就是有成就感的。
剛做電視的時候,看不到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后來網(wǎng)絡發(fā)達了,看到別人對自己的批評。一個是風格兇悍,一個是說她長得丑。”開始是很受傷的。為什么受傷害?一個是因為你心里有短板,一個是因為自己的問題。當你在評論同一個人的時候,你想想,你會不會當著他也這樣講,如果你有任何躲閃的時候,你就不要這樣講。“沒錯,不喜歡,可以換臺——這個選擇權(quán)在你手里,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任何事情都是雙刃劍,秋微做了十幾年主持,很愛這行。但她又是愛自由的,“而且不喜歡人事,不能隸屬于一個機構(gòu)。一直心有戚戚焉的是,十六年之后,我的節(jié)目還是可能隨時被下掉。”她十幾年以來都在經(jīng)歷這樣的事情,一直覺得自己是工作上的第三者,因為沒有契約,所以它不能給予保護,會讓人沒有安全感——但沒有安全感,這才是正常的吧。 佛教徒雙手合十,這個動作是能開啟心智的,能感受到安詳平和喜悅。你負面情緒太多,怎么能感受到好的事情?“可是疼痛來的時候,我們頭三秒就能感受到它帶給我們的不適——但是它什么時候走的,我們卻不記得。我們總是對”好的事情“不敏感,感覺太遲鈍,如果我們能讓自己的感覺均衡,就已經(jīng)很好了。當一個人怕被傷害的時候,他就會先傷你以求自保。”當你釋放很多正面元素,你收到的正面的元素才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