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世界的美國石油巨頭洛克菲勒,原來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職員。而且,他所做的工作是最低檔的、最機械、最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巡視并確認儲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
他每天都要上千次地注視著這種作業(yè),注視到眼睛都快長繭子了,真是枯燥至極。
也行,這項工作如果是別人來做,要不就會很快跳槽,要不就可能一直做到老死在機器旁邊。細心的洛克菲勒卻因這項工作成了大富翁。
有一次,他突然發(fā)現(xiàn)石油罐子每旋轉(zhuǎn)一次,焊接劑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結(jié)束了。
此后,他一直在想:焊接劑能否少一些呢?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節(jié)省點兒成本?
他開始對這個當時被認為無聊的問題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
不久后,他研制出“35滴型焊接機”、“36滴型焊接機”和“37滴型焊接機”。但經(jīng)過先后試用,都在焊接后偶爾會漏油,沒有獲得成功。人們都勸他不要吃飽飯沒事干,如果閑著,不如下班后去做兼職。然而洛克菲勒并沒有因此而退縮,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機”。經(jīng)過試用后,意外地成功了。不久后,他申請了專利,并找人投資生產(chǎn)出這種新型的節(jié)約能源的機器。
洛克菲勒節(jié)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一滴”卻給公司帶來了每年上億美元的利潤。這也站他后來終于成了美國的石油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