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幼兒園組織全園老師閱讀《中國教師報》,并參加他的讀報用報征文活動,我開始上網(wǎng)閱讀這份報紙,當《中國教師報》的電子版展此刻我面前時,我立刻被他醒目的刊頭、豐富的資料吸引住了,剛瀏覽完首頁,我就開始喜歡上了這份報紙。
《中國教師報》刊登的文章有的貼近廣大一線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如《誰動了我的暑假》、《補課不止教師疲憊不堪》;有的宣傳先進教師事跡,如《師之表――記全國優(yōu)秀助學教師汪金全》;有的反映教師的呼聲、維護教師的權益,如《教師聘任需要理論支持和制度保障》;有的幫忙廣大教師提高教學和管理潛力,增強自身素質,如《再現(xiàn)精講點撥的課堂片段》等。一年來,《中國教師報》已經成為我貼心的朋友,課余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
《中國教師報》有很多版塊,可我最喜歡的是“教師論壇”,版塊的文章選得十分貼近一線教師的心理與工作狀態(tài),文章寫得實在,鮮活的實例就發(fā)生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就說《老師,別剝奪孩子犯錯的權利》這篇文章吧,案例中A老師因為害怕學生犯錯,想方設法讓學生能全做對。從結果看,學生是都畫對了,但其實學生是“被成功了”。而B老師就不一樣,讓學生獨立去嘗試,這樣學生的各種錯誤盡展眼前,再透過“量一量你畫的圓的直徑是不是6厘米”,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并自我調整。讓學生經歷“畫錯――反思――修改”的過程,更能幫忙學生理解“圓規(guī)兩腳之間的距離是圓的半徑”這一知識點。
在我們的教學中不是經常會發(fā)生這種狀況嗎,文章把兩位一線教師教學中的做法展示在大家面前,讓你去品味,去深思,“心理學家蓋耶說得好:‘誰不思考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只要有認知活動,就會有錯誤發(fā)生。教學過程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認知活動,那就肯定會有錯誤發(fā)生。錯誤也是掌握知識、技能必經的過程。老師不需要更不能因為害怕學生犯錯誤,而想方設法阻止學生犯錯。學生的錯誤是其思維的真實寫照,也是教學中的巨大財富。”是啊,我是幼兒園的老師,3-6歲的孩子是我工作的對象,在日常教學中的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經常會發(fā)生這種狀況,個性是上公開課,在眾多專家、聽課老師面前,為了追求圓滿的教學效果,我往往會采用A老師的做法,害怕學生犯錯,想方設法讓學生能全做對。但是表面的全對真的表示孩子都掌握了嗎?實際上“學生只有經歷了犯錯誤的過程,對知識才能理解得更深刻;老師只有了解了學生的錯誤,才能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做到因錯施教。”這篇文章的觀點很有借鑒價值,讓我真實感受到創(chuàng)新型課堂的教學活動,使我今后工作有了方向,對我的教學工作實踐有很大的指導和幫忙。
教師呀,教師,當我們?yōu)榱俗非笏^圓滿的教學效果時,請您必須要記住――――別剝奪孩子犯錯的權利!
《中國教師報》以及她的“教師論壇”成了我生命中的精神家園。“新觀察”、“健康人生”、“班級在線”、“深度訪談”、“現(xiàn)代課堂”等欄目都使我思想受到啟迪,精神得以煥發(fā),靈感不斷涌現(xiàn),給我鼓舞和啟發(f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