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說明文 >

說明文900字 絲路明珠——敦煌

我的家鄉(xiāng)敦煌,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著名重鎮(zhèn)。它就像一顆綠色的明珠,鑲嵌在茫茫的沙海上。

敦煌,它不僅物產(chǎn)豐富,名勝古跡更是引人注目。

鳴沙山在敦煌城郊十里。是一座沙粒堆成的小山,最高處約有二百五十米。登上鳴沙山,坐在山脊上,從高處迅速滑下,沙塵隨著身體的移動也飛揚起來,當(dāng)沙流量不斷增大時,會聽到嗡嗡的聲響,隨流沙的增加,聲音會逐漸增大到嗡嗡如雷鳴。山下有一月牙形的小湖,四面都是流沙,而千百年來,湖水從未干涸過,也未被流沙所淹沒。原來細沙在瀉到山下之后,晚風(fēng)又會將它們重新吹向山頂。風(fēng)兒輕拂著岸邊的雜草,湖水就像一塊綠色綠色的綢緞,映著藍天,映著白云,映著鳴沙山,靜靜地漾著迷人的微波。

聞名中外的佛窟——敦煌莫高窟,就位于鳴沙山1500米長的陡壁上。一股清澈的泉水從鳴沙山腳下涌出,逶迤流去,消失在沙礫中。這兒到處是花草,古木參天,鳥兒爭鳴,整個莫高窟掩映在一片綠的懷抱里,景色秀麗而幽靜。呵!多神奇,像被神斧斬過一般的懸崖陡壁上,鑿滿了大大小小像蜂窩、像鴿舍一樣的洞窟,一層層上去直到崖頂。石窟外面的木構(gòu)廊檐,懸空的棧道,使整個石窟渾然一體,格外壯觀。

據(jù)古代碑文記載,公元366年,一位名叫樂樽的和尚云游到敦煌。黃昏的時候,他手拄錫杖,行至敦煌附近的三危山下,只見夕陽下山頂上一派金光,仿佛顯現(xiàn)出千佛的形象,他相信這片靈山必將是佛祖的圣地,于是決定在山對面的崖壁上開鑿一個佛洞,這就是敦煌的第一個洞窟。緊接著又有僧人,在這座洞窟旁開鑿了第二個洞窟。莫高窟由此誕生。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間陸續(xù)修建,成為目前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洞窟最多、保存最完好、藝術(shù)價值最高的佛教藝術(shù)石窟群。

莫高窟現(xiàn)存有壁畫雕像的石窟共四百九十二個,彩繪泥塑2410多個,壁畫更是浩如煙海,總面積達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如果將這些曠世奇珍展開排列,可形成長達50華里的畫廊。在這里游人可以看到輕歌曼舞的飛天仙女,她們是能歌善舞,變化自如,是古代最美麗、最善良的象征,表現(xiàn)了古代藝術(shù)家超凡的藝術(shù)想象力;還可以看到眾多泥塑,有的樸實溫順,有的文靜清秀,有的威武強壯,他們形態(tài)各異格局,栩栩如生;還可以看到精美的壁畫,其中的反彈琵琶伎,形象生動,舞姿婀娜,是敦煌藝術(shù)的代表作。

家鄉(xiāng)敦煌,正以它那豐富的物產(chǎn),奇異的景色,尤其是譽滿世界的敦煌藝術(shù)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來觀光游覽,正在為傳播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著重要的貢獻。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