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說明文 >

說明文1500字 參觀鳥類標本

今天老師帶我們參觀博物館,那里有100種鳥類的標本,讓我知道鳥類的知識,有一種鳥類深深地把我給吸引住了,它就是白鷴。大家跟我一起來認識一下白鷴吧!

白鷴(學名:Lophura nycthemera),又名銀雞、越禽、白鷴雞、白雉、雗、鵫雉、閑客、白雗、啞瑞等,與黑鷴是近緣種。主要分布在東亞與東南亞,包括中國、越南、老撾、緬甸與泰國等地。

雄鳥:

頭上羽冠及下體藍黑色;臉裸露,赤紅色。上體和兩翅白色,自后頸或上背起密布近似'V'字形的黑紋;黑紋的多寡,粗細以及顯著與否隨亞種而不同。尾甚上,白色,尾的長短、其上有無黑紋、黑紋的多少,亦隨亞種而不同,是亞種的另一鑒別特征之一。雄鳥羽色不同于其他雉類的絢麗華美,而是一身銀裝素裹。它的頭上具有長而厚密,狀如發(fā)絲的黑色羽冠,并披于頭后;臉部裸出,呈鮮紅色;整個下體都是烏黑色;上體和身體后面長長的尾羽,都是潔白的襯底上密布著細細的"V"字形黑紋。尤為別致的是,尾羽上的黑紋越向后越小,逐漸消失

雌鳥:

上體棕褐色或橄欖褐色;羽冠褐色,先端黑褐色;臉裸出部小,赤紅色。背羽干較淡,邊緣較深,飛羽棕褐色,次級飛羽外翈綴有黑色斑點;中央尾羽棕褐色,外側(cè)尾羽黑褐色,滿布以白色波狀斑。下體亦為棕褐或橄欖褐色,胸以后微綴黑色蟲蠹狀斑,尾下覆羽黑褐色而具白斑。

虹膜橙黃色或紅褐色,嘴角綠色,腳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1515~2000g,♀1150~1300g;體長♂990~1135毫米,♀650~709毫米;嘴峰♂32~35毫米,♀30毫米;翅♂270~290毫米,♀234~253毫米;尾♂530~685毫米,♀280~320毫米;跗跖♂93~100毫米,♀86~87毫米。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在中國云南高黎貢山地區(qū),則主要棲于海拔1600~2700米的山地闊葉林。尤以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綠闊葉林和溝谷雨林較為常見,亦出現(xiàn)于針闊葉混交林和竹林內(nèi)。

白鷴成對或成3~6只的小群活動,冬季有時集群個體多達16~17只。由一只強壯的雄鳥和若干成年雌鳥、不太強壯或年齡不大的雄鳥以及幼鳥組成,群體內(nèi)有嚴格的等級關系。每當春季繁殖期之前,總會有發(fā)生激烈的爭斗。黃昏時,它們在林中樹枝上棲息,首先伸長脖頸,四下張望,然后撲動翅膀,飛到樹杈上停穩(wěn)。有時一個群體棲于同一樹枝上,相互靠攏,排成一條直線,次日清晨再一一飛到下地活動。性機警,膽小怕人,受驚時多由山下往山上奔跑。一般很少起飛,緊急時亦急飛上樹。通常在亮天后即從夜棲樹上飛到地面活動,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活動高潮。活動多在巢域內(nèi),每日活動路線、范圍、地點都較固定,多數(shù)時間都用于覓食。食飽后通常原地站立休息或理羽,偶爾也有飛到樹上休息的。晚上成群棲于高樹上,一般在天黑時才開始上樹棲息。通常雌先雄后,或雌雄一起一邊發(fā)出叫聲,一邊飛上一定高度的樹枝,然后逐步登高,藏于高大喬木密集的樹冠下,距地高度多為6~8米?;顒訒r較為安靜無聲,有時可聽到行走時踩踏的'沙沙'聲。通常僅在有危險時雄鳥才發(fā)出尖利的'ji~go~go~go'的警戒聲。

白鷴為雜食性,主要以椎栗、懸鉤子、百香果等植物的嫩葉、幼芽、花、莖、漿果、種子,以及根和苔蘚等為食,其中最常吃的是南亞錐栗的堅果、崖豆、蕨葉、芭蕉芋等植物。也吃金針蟲、蝗蟲、螞蟻、蚯蚓、鱗翅目昆蟲和幼蟲、甲蟲、螞蟻、蝸牛等動物性食物。食物種類已經(jīng)記錄到的就有66種植物,以及30多種動物。

分布于貴州、云南、四川、湖南、廣東、廣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海南等地。以雄鳥上體和尾羽上的黑紋的寬窄及條數(shù)的不同為主要標志,白鷴共分化為16個亞種,有9個亞種分布于中國境內(nèi),榕江亞種分布于廣西西北部的融水、南丹、環(huán)江,四川南部的合川、敘永和貴州的11個縣、市境內(nèi);滇西亞種分布于云南西部的騰沖、潞西、盈江、瀘水等地;緬北亞種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的瀾滄;撣邦亞種分布于云南西部的15個縣、市境內(nèi);滇南亞種分布于云南南部的11個縣境內(nèi);峨眉亞種分布于四川中部和南部的10個縣、市境內(nèi);指名亞種分布在湖南西南部的洞口、綏寧、新寧、城步、武岡,廣東北部和中部的始興、乳源、高要、樂昌,云南東南部的文山、馬關、河口和廣西的23個縣、市境內(nèi),此外在貴州東南部也可能有分布;福建亞種分布于廣東東部的大浦,湖南東南部的炎陵、桂東、寧遠,湖北東南部的陽新、通山、崇陽、通城,以及江西、福建、浙江和安徽南部的廣大地區(qū);海南亞種僅分布于海南的7個縣境內(nèi)。

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