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把婦女節(jié)安排在這個春山黛眉、清溪亮眸的三月,以致使全世界的婦女多了幾分嫵媚、多了幾分嬌艷。這不,我們二都鄉(xiāng)中心學校的校長們也在三八節(jié)日期間,組織全鄉(xiāng)女教職員工繞開繁忙工作的羈絆,短暫抽身,走進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桃花源,踏青賞花,參觀游覽。
三月十一日清晨六點半,我們一行四十六人,乘車來到桃花源。順著晉太元中武陵漁人的足跡,走進桃花源景區(qū)的山門,就是“福地洞天”的巨石碑,老師們個個喜笑顏開,三個一群,五人一伙,紛紛組織攝影。“福地洞天”后面是漁人“忽逢桃花林”的那個桃林吧,可惜我們來得稍早,桃花并未綻放,滿目是纖細烏黑的桃枝,偶見一些米粒大小的嫩芽,似半熟的少女羞見遠方的來客。雖看不到滿目緋云、蜂蝶鬧春的勝景,但來桃花源之前,各人心中自有滿樹桃花,此時于無花處見有花,不也是一番意趣么?林邊清溪流瀉,汩汩有聲。尋源而望,溪流斗折蛇行,我不禁默想:再轉(zhuǎn)幾個彎,還能尋到那迷途漁人的一些標志么?
石徑逶迤,信步而行,鏗然有聲。在路轉(zhuǎn)溪頭處,忽現(xiàn)陶公廟,來這游覽的客人,多是有感于陶公文中悠遠閑適的意境,多是帶著遠離塵世喧囂的向往。因此,游人們多與陶公攝影留念放飛心情為主,景區(qū)內(nèi)各景點的美與不美,像與不像,倒在其次了。離開陶公廟,進入山區(qū),前路驟然陡峭。雖是初春,但放眼望去,群山已是凝翠欲滴。柔和的陽光淡灑在叢林,蒸起層層山氣。料峭春風徐徐吹拂,牽著遠處的白霧小心翼翼地穿越沉睡的山林。但總有些調(diào)皮的樹兒在裝睡中起來,伸展枝葉,輕輕拉扯這白色精靈的衣角。幾星鳥雀不合時宜地在云樹間掠過,樹兒正待惱怒,她們卻婉轉(zhuǎn)地嬌嗔一聲,輕捷地斜插于云霄中去了。呵,好一個藏風聚氣、瀉靈溢韻的人間勝境!
“看,前面快到秦人村了!”
要不是同事的一聲提醒,我還會在“桃花源”神游多時。順路前行,赫然出現(xiàn)一個石洞,旁邊用隸書刻著“秦人洞”三字。洞中光線昏暗,出得洞口,眼前豁然開朗!定睛遠眺,青嶂閑云,靜動相諧,古藤佳木,搖曳生姿。出口前面是一個平臺,旁邊有一組“漁人問訊”的石雕。附近有個擂茶店,店前整齊地排開五個大圓桌,每桌可坐十余人。大家團團圍坐,看笑容可掬的老板熟練地擺開六、七碟酸菜、鍋巴。接著,他手腕翩飛,手中大鐵壺幾起幾落,一碗碗香氣撲鼻的擂茶就泡好了。大家品著可口的酸菜,喝著充盈芝麻茶香的擂茶,開懷談笑,氣氛融洽。耳旁鳥語啁啾,近邊霧氣散聚,我坐在靠近石像的位置,竟忽然憶起一個句子來:“偶聞黃發(fā)石中語,時有白云衣上生”,不由會心一笑。大家過足了擂茶癮,正待起身,發(fā)現(xiàn)旁邊款款走來幾位美麗的女游客。她們輕移蓮步,倚欄遠眺,風拂秀發(fā),氣質(zhì)迷人。我們隊伍中的業(yè)余攝影師們馬上打開相機,捕捉下這動情一刻……
新雨初霽,山路濕滑。在我們邊走邊談笑間,前頭古樹環(huán)合處出現(xiàn)了一座古樸的涼亭。亭上的油漆早已被風霜剝蝕,兩柱的對聯(lián)我也不記得了,但旁邊的一位賣雜貨的老奶奶,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大概七十多歲,面善若水,舉止安詳。坐在小小的凳上,守著小小的貨攤,賣著小小的雜貨,不時緩緩揮動右手招徠顧客。孩子們特別喜歡她,都來買她的東西,她總是報以慈祥的微笑??此呐e止氣色,應是衣食無憂,但還在此勞動,這不得不使人聯(lián)想起桃花源勤勞的先民們。老人、老亭、老樹,這悠悠古意,將我?guī)У教展P下“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有俊桑修竹,有美池良田,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人們往來勞作,淳樸悠然的境地。我們仿佛都成了武陵漁人,那滋味真是“不足與外人道也”的。
山回路轉(zhuǎn),我們來到了一道碑廊,光潔潤朗的桃花石鋪造,很是典雅。里面大大小小許多塊石碑,很有些字跡已經(jīng)斑駁了,這就使我們想探究一下碑文內(nèi)容的努力落空,然而從殘斷的筆畫中傳出的靈氣,足夠我們想象那些前輩先賢們竹杖芒鞋、談笑指點的風采,仿佛每一橫都蘊涵著一件軼事,每一豎都蓄積著一個故事。對著這綠水青山間的碑廊,你必將感到想象力的貧乏。桃花源愈是神秘了。之后又觀秦楚歌舞表演,再穿過古鎮(zhèn)上的商業(yè)街,踏上麻石鋪成的竹廊,看堆竹,賞水車······返樸歸真的感覺流淌心間。這里自然風光迷人,或蒼翠奪目、或石怪峰奇,纖塵不染的溪流在崖間跳竄仿佛從人的心田里沖洗而過,令人氣爽神怡。
這,就是桃花源,一部人文山水完美結合的經(jīng)典。
下午一點半,我們乘車沿途返回。一股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后的滿足感充盈心中。并寫下這段文字以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