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臨近中秋節(jié),每當那一天,抬頭望去,一個白色的“玉盤”和它周圍的“小玉石” 在眼前縈繞。那些“小玉石”與“玉盤”相隔千里,終在中秋這天,跑入“大玉盤”的懷抱。在這一天,它們團圓了,顯得更加光彩奪目。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年輕小伙在外打工,到了過節(jié)也不能與家里人團聚。他們看到這輪圓月時,會想起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北宋詞人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 想到這里,一陣酸楚涌上心頭。
中秋節(jié)是我們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周禮》一書中。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便有了“與尚書鎮(zhèn)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徽服泛江”的記載。唐朝初年,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短茣?太宗記》一書中便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的記載。從此,人們將每年的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jié)。寓意著團團圓圓。讓無數(shù)游子與家人過上這最美好的一天。宋朝的時候,中秋節(jié)盛行,貧窮的人就陪家人在家聊聊天,談談自己這一年來的經歷。富商大賈則在湖邊放花燈,寄托對家人的思念。他們還專門建了一個賞月臺。在這月圓之夜與家人一起賞月。這是多么溫馨,多么溫暖,多么難忘的場面啊!明清時期,中秋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了我國最主要的節(jié)目之一,僅次于春節(jié)。
中秋節(jié),按照歷法計算,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恰處“仲秋”之中,所以被稱為“中秋”。因為中秋之夜,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又叫“團圓節(jié)”。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祭奠月神的祭品,最早出現(xiàn)在《夢粱錄》里。是一種花狀的食品。月餅就像是一根繩子,把家人的愛與游子的愛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永遠不斷開。不管你身在何處,這份愛會永遠陪伴著你。
如今月餅口味繁多,有豆沙味的,蛋黃味的,花生味的等。它們雖然口味不同,但是它們有存在的共同意義——寄托思念,象征團圓。
我將把祝福寄托在這圓月上,正是因為承載了愛,月亮才會每天都陪伴著你,為你的成長助力,照亮你前進的道路。朋友,我愿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