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奶家旁邊,有一處小小的菜園。
矮矮的磚墻,劃分出一塊不大的地界,一棵柿子樹展開交錯的枝丫,葉片稀疏,漏過燦爛的陽光,它像是個年邁的老人,照看著蔬菜們成長。
推開小門,那種植著各樣蔬菜的小園顯得格外生動而精致。
白天,蘿卜葉在陽光的照射下像是扎著沖天辮的小娃娃;四季豆的藤蔓曲折的盤在竹架上,點點青綠分外動人;白中泛著微紫的茄子胖乎乎圓嘟嘟的,似是不一會便要撲向奶奶懷中哭鬧的孩子;而竹架下閃著光的小油菜更是讓人有采摘的欲望。寒來暑往,春去秋來,奶奶都利用著這并不大的土地精打細算地在餐桌上變著花樣。春季,有清爽怡人的小菜。冬天,她呼著蒸騰的白汽,笑呵呵地為我們端上白蘿卜燉制的大骨湯。
夜間,各類不知名的小蟲子爭相演奏,我們則在這樂曲中沉沉入睡。
奶奶悉心照顧著這小小的園子,澆水施肥,它不放心其他人去關照園子,便每每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水是山間引來的清泉和村里開采的一方井水。肥,是燒來的草木灰和池塘中的河泥拌成的。這是為我們所種下的菜,未用下一點一滴的藥劑,奶奶在餐桌上見我們吃得開心,一顆心也是滿滿的。
聽爸爸說,小時候家里經濟拮據(jù),奶奶自己種了菜后,切成菜絲兒,在缸中經時間推移,鹽與菜絲兒充分融合,成了缸鮮美的咸菜。爸爸帶上咸菜和飯,走上遙遠的山路去念書。那時他記憶中的咸菜,都是一生都無法忘卻的好味道。
奶奶平生沒有多少積蓄,有的是后山上十幾畝的田地,一方小小的菜園,和年代久遠的一座祖屋。
這菜園儲蓄下的,不僅是鮮美的蔬菜,那端上桌的盤盤菜肴,還有這永生也不可忘記的濃濃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