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一縷陽光從窗外射進(jìn)來,攪了我的清夢。好久沒有留心過窗外的景色,不知那棵老椿樹和那片萱草怎么樣了。
我不是土生土長的廊坊人,很小就隨著父母來到了廊坊。轉(zhuǎn)眼間,也有十多年了吧。在我對廊坊最初的記憶里,好像只有樓下的那棵綠油油的椿樹,和那片黃燦燦的萱草。
記得,每年最熱鬧的時候,就是椿樹上長滿了香椿,樹下的萱草打了朵兒,也要開花了。總有人到樹上摘點(diǎn)兒香椿,給父母送去,給鄰居送點(diǎn),最后,還能剰點(diǎn)兒,自己留著,做盤兒香椿炒雞蛋,那滋味兒別提多香了!
萱草花開了,黃燦燦的,在陽光配合下,直晃人的眼。一陣風(fēng)吹來,縷縷清香也從樓下一直飄散到每家每戶的窗里。白天,小孩子們都到椿樹下,到萱草旁去嬉戲,玩兒著,鬧著,笑著……好不愜意!晚上,聽著爺爺奶奶講著椿樹的故事,說著萱草的傳說……沒有池塘邊的榕樹,沒有稻田上的蜻蜓,就這樣也度過了自己綠油油黃燦燦的童年。
后來,漸漸發(fā)現(xiàn),廊坊的很多地方都有椿樹,都有萱草。大一點(diǎn),也在外地吃過香椿,看過萱草。但,還是感覺廊坊的香椿香,廊坊的萱草美。也漸漸讀懂了椿樹,讀懂了萱草,更讀懂了廊坊這個城市……
椿樹和萱草從來就是在一起的,不是常說“椿萱并茂”嗎?古人常把椿樹比作父親,稱為“椿庭”,把母親比作萱草,稱為“萱堂”。廊坊人是孝敬父母的,從細(xì)節(jié)處最能體現(xiàn),一些香椿,摘下來點(diǎn),最先想到的,是送去點(diǎn)兒給父母。
萱草和椿樹都是耐寒的,對土壤的要求也并不高。但,它們?yōu)槿藗兯龅呢暙I(xiàn)確是多得很呢!它們不僅僅能觀賞,還能食用,藥用……身上的每一處都有著很大的價值,可卻也毫不吝嗇的貢獻(xiàn)出來,算不算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呢?其實(shí),廊坊人不也是這樣嗎?從來都不聲張,只是默默地奮斗,默默地努力,默默地奉獻(xiàn)……
萱草花的花語是“隱藏起來的心情,忘卻一切不愉快的事”好像每個廊坊人都是這樣,總是不停地在奉獻(xiàn),而苦難,不悅也總是掩藏起來,甚至索性忘掉這些不愉快的事,每天都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每一個人,面對他們最熱愛的生活!
廊坊的很多小院兒里總是種著椿樹和萱草。一棵樹,一朵花,能不能代表一種態(tài)度,代表一種精神,代表一種人,代表一個城市呢?
我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廊坊人,但,我早已把廊坊當(dāng)作我的家鄉(xiāng)。我的印象中,家鄉(xiāng)是要有椿樹,有萱草的。它們算不算是廊坊是市樹市花呢?
一棵樹,一朵花——一份濃濃的鄉(xiāng)情——一份廊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