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曹乃謙先生的作品,看到最后覺得心都涼了。不僅是因為他所描寫的故事讓我覺得心痛,更多的是通過他作品在國內(nèi)的反響使我看到了一種尷尬的局面。網(wǎng)上對曹先生的評價很多。但是基本上總是會看到這樣一句“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一句話讓中國人認識了曹乃謙。”我不知道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抱著怎樣的心情說的。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可悲??!
曾經(jīng)聽過余華先生的講座,在談及他的作品《兄弟》時,他自己曾經(jīng)坦然地說:“現(xiàn)在國內(nèi)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在罵它,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罵,我想一定是觸動了什么。但是這本書在國外是賣的最好的。”的確《兄弟》出版之后,讓一些原本支持余華先生的“先鋒派”評論家們感到非常不滿。不得不強調(diào)的是,所說的“觸動”未必都是好的。周國平先生曾經(jīng)在一篇文章中說過:“人們總是在追求美感,并執(zhí)著于追求這種美感。”形成思維定勢,或者是審美的一種定勢都會讓我們錯過很多優(yōu)秀的東西?,F(xiàn)在應該不會出現(xiàn)因為出版“反法西斯精神的書”而活活被打死的局面了。在一段時間內(nèi),很容易形成固定的一種創(chuàng)作方式,然后大家都盲目跟進,而對于異類創(chuàng)作方式就會采取打壓的方式。
意見越多的書,越有看頭。對書的評論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審美取向,社會的審美取向。過分的敏感緣于自卑當中,這是一個通病吧!如果細心的看或許還能看到這個社會最諱莫如深的問題是什么,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其實這個問題不只在文化界,在各個領域都廣泛的存在。也不僅僅局限于國內(nèi)。很多的作品,很多的創(chuàng)新的方法就此被淹沒。這是誰的過錯呢,誰該為這種情況負責呢?我想不到答案,因為沒有人做錯了什么。
擦亮眼睛,每個人都去尋找自己最愛的書。不用去聽從什么權威的意見,形成自己的審美觀,而不是依附于流行。很多著名的學者和作家在談論關于讀書的這個問題時,都提議多讀好書。其實這種建議沒什么意義,多讀好書。好書的定義是什么,是誰眼中的好書。自己不看,是永遠不會知道這本書是好還是壞。盲目的去追尋一個作家是沒有意義的。我始終堅信,每本書和讀者相遇都是一種緣分。讀書還是要多走“彎路”的好,比較閱讀。形成自己的認知。無論是什么樣的作品都有它的優(yōu)點,也許我們在看書的時候,就是少看到了“愚昧”??纯此^寫的不好的書,也就會知道什么是好的。每個人的閱讀經(jīng)驗,人生經(jīng)歷都是不同的,找到能和自己產(chǎn)生心靈共鳴的東西。機械的閱讀,或者只讀獲獎作品,只讀暢銷書目是沒有多大的意義的。嗯,也許可以多認識幾個字。
作為有經(jīng)驗的閱讀之人,也不要去勞神推薦什么書目。自己也是在走彎路的時候,才逐漸形成認識的。知道結果不能說不重要,個人認為在道路上摸索會獲得更多的東西。
被定義話的東西,也就變了味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硬要在一些事情上加上自己的看法,把本來鮮活的東西變得僵硬話。印象最深的是張悅然曾說過“人生就是一場腐爛。”看過之后覺得真的沒什么意義。人生是要去細細的體味。加上任何的詞語都是不合適的。概念化之后就會覺得不準確,反而是一種誤導。不要被貌似哲理的話,給蒙蔽住。
好了,就寫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