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王老師給我們繪聲繪色地講解了《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文章寫了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一個男孩釣到了一條又大又漂亮的鱸魚。爸爸讓他把魚放了,盡管他很舍不得,但在爸爸不容置疑的聲音中他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余地的,于是他無可奈何地放走了大鱸魚。后來他才慢慢懂得了父親給了終生的回憶和永久的啟示。讀了這篇文章,我陷入了深思。
文中的父親對他兒子這樣嚴格的教育,使他從小就懂得做事不能違反道德準則,使他在今后的日子里足夠的力量戰(zhàn)勝自我、抵制誘惑。而我們中國的一些家長呢?他們無條件地溺愛孩子,沒有及時地讓孩子懂得道德的重要性。孩子在地上撿到東西據(jù)為已有,家長并沒有進行及時的教育,這樣的行為使得孩子不懂辨別是非,不能讓道德在孩子心中扎根,孩子很可能會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做出更加惡劣的事情,甚至偷竊、搶劫,這樣就毀了孩子的一生。還有一些家長,他們只知道關(guān)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忽視了孩子的德育發(fā)展,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一些同學為了暫時的方便、好處而違反了道德準則。
我們也應(yīng)該反思反思我們自己的行為。有時做作業(yè),我們可能因為貪一時痛快而抄答案,然后好早點出去玩。這樣做雖然滿足了我們一時之需,但這樣并不能使我們學到真正的東西。還有些同學可能看了別人的好看或好玩的東西,趁別人不在就順手牽羊,這是極不好的,這就好比課文中那誘惑的“魚”。
我也曾遇到這樣誘人的“魚”。一次,我在地上撿到一枝桃紅色的簽字筆,筆芯上那些漂亮的圖案使我心生歡喜。我也知道把撿來的東西占為已有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我也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勺罱K,好奇心戰(zhàn)勝了道德準則,我把它留下來,當作自己的筆用了起來。但每次用時我仍然忘不了這是我在地上撿到的一枝筆。學了這篇課文,我非常愧疚,我當時不該把它據(jù)為己有,這是不道德的行為。我深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我決定以后再不這樣做了。
道德認識是很簡單的,但是實踐道德就要放棄個人利益,這很難。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能受到嚴格的教育,做事不違反道德準則,當他在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就有足夠的力量戰(zhàn)勝自我,抵制誘惑。這是我從這篇文章中懂得的道理,它將使我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