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鳥為食亡,人為財死。其實錢財乃身外之物,有得有失,將其看的如此珍貴何值矣!名利又何常不是呢?
人活著總是為了生活而奔波,在這些人當中,總不缺乏為了名利而奔波的奴隸,同樣,視名利如浮云的人自古至今也隨處可見。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眾所周知的東晉詩人陶淵明,他一生三次出仕,三次退隱,最后一次出仕彭澤今,僅八十余天即辭歸田園。固然生活清貧,有時甚至要靠借袋過日子,但50歲被征為著作佐郎時,他毅然拒絕,寧可餓死也不去應(yīng)詔,不愿為追求高官厚祿而玷污自己清高的品格。
當然,在這個物質(zhì)的時代,我們做不了第二個陶淵明,因為脫離群眾的現(xiàn)代歸隱已是不能實現(xiàn)的。物質(zhì)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在這樣一個時代它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雖然如此,但我們也不能被利欲熏心,而應(yīng)做一個正確對待的智者。
就拿世界上享譽最高的華人明星李小龍來說。他克服無數(shù)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主演的《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刷新了香港票房記錄?!洱垹幓⒍贰酚质顾蔀?ldquo;功夫之王”,從此名利雙收,但他并未因此而駐足沉迷于名利,反而更加刻苦努力,終將功夫達到不可逾越的顛峰。雖然他的一生短暫,但是世人記住了他,李小龍三個字也成為了中國功夫的代名詞。
成功的彼岸總是伴隨著鮮花與掌聲,李小龍面對這些,以此為墊腳石將中國功夫推向世界,而非滿足自己的私欲,做到了正確對待名利,這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
在這個世上多少人為名為利追其一生,到最后又能得到什么?是世人銘記?還是富貴發(fā)達?也許曾經(jīng)不擇手段,最后名利空無,以致今昔名譽掃地,值得嗎?
名言有:只為成功而努力的人,其實已經(jīng)輸了。名利亦是如此,只為名利而努力的人,其實已讓名利蒙了眼。
名利如浮云,勿讓浮云蒙了眼。
投稿人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