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初三作文 >

海豚_初三說明文1700字

海豚是生活在浩瀚無垠的海洋中的哺乳動物,屬小型鯨類。從進化角度看,幾百萬年前,海豚生活在陸地上。后來,它們進入海洋,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樣子。但長期的陸地生活畢竟在海豚身上留下了永久的紀念:尾部殘留著后肢的痕跡——所有的關節(jié),包括五只腳趾。

海豚的種類很多,有白海豚、鼠海豚、港灣海豚、太平洋灰海豚等。它們體重可達200千克以上。海豚的身體像魚一樣呈流線型,全身光滑無鱗,體長2?3米。身體兩側長有鰭狀肢,像兩只手掌,用來劃水;背部還有保持平衡的背鰭,形如一?個小三角;尾鰭扁平,中間分叉。

海豚最有特色的是它的嘴,吻很突出,寬細長。上下頷長有約94?100枚圓錐形的同型齒。你可別小看它們的嘴,這可是有力的防衛(wèi)武器,海豚與鯊魚較量的時候,就用嘴猛戳鯊魚的肚皮,能使鯊魚一命嗚呼。海豚媽媽的嘴還有另一個特殊的功用,如果小海豚吃得多了,肚子脹得鼓鼓的,很不舒服,媽媽會用嘴輕輕愛撫它的肚子,“咕嚕咕嚕”,小海豚便打出嗝來。

海豚的鼻子長在頭頂上,鼻孔朝天,并有開關自由的活瓣。通常情況下,海豚在貼近水面的地方游泳,每隔幾分鐘就需要換一次氣。這樣,“朝天鼻”便顯得很合適了。當海豚呼吸時,空氣被吸入鼻孔后進入喉,從喉進入氣管和肺。海豚沒有聲帶,它們利用肺和喉中的空氣發(fā)聲,聲音在鼻腔內產生,可高達120千赫。單是它們發(fā)出的哨聲就有32種,每一種都有不同的意思,友好、憤怒、懷疑、憂傷……。海豚還能發(fā)出另一種聲音——卡嗒聲,這是它們發(fā)出的超聲波。海豚的超聲波發(fā)生器位于頭部的瓣膜和氣囊系統(tǒng)。當海豚“倒吸氣”時,回聲定位氣囊的栓就會震動,聲波隨后聚集到一塊兒,如同照像機鏡頭聚集光波一樣,再由位于前額的像西瓜似的脂肪器官傳送。當聲波碰到物體后以回波形式反射回來時,海豚下額的特殊脂肪便會接收,傳入耳朵,最后進入大腦進行整理分析?,F在人們模仿海豚這一系統(tǒng)制造出人造聲納,被廣泛用于海洋調奄、礦產開發(fā)、航海、漁業(yè)和軍事。

海豚是游泳健將,時速可達六七十公里,令正在巡航的潛艇望塵莫及。它為什么會有這么快的游泳速度呢?原來它們除了擁有流線型的形體,強有力的肌肉系統(tǒng)和推進效率很高的鰭狀尾外,還有結構特殊的皮膚,表皮薄而富有彈性,里面的真皮遍布海綿狀的小管,充滿了液體。游泳時,隨著水流的壓力變化,液體流入或流出細管,使皮膚收縮或擴張,就像一個減振器,消除高速運動時產生的旋渦。再有,它們的皮下血管分布不均,尾部較多,這樣便可提高周圍的水溫,使水的密度減小,摩擦力減小,速度自然快了。美國海軍的研究部門根據海豚皮膚的構造,制成了“人工海豚皮”,套在潛艇表面,竟使阻力減少了50%,航速顯著提高。

科學家的研究還發(fā)現海豚已進化到高等階段,人們測定它的腦量與休重之比,遠遠超過黑猩猩,是迄今發(fā)現的動物中腦量最發(fā)達的。所以,海豚不僅能學會打乒乓球、跳火圈,而且還會思考。英國博物學家威勒德?普賴斯曾在他的書中描述了這樣一件事:一只海豚在崖洞中發(fā)現了一條海鱔,它立刻咬住海鱔的尾巴,想揪出海鱔,享受這頓美味佳肴。但是,它越拽,海鱔往崖縫里鉆得越深,用肌肉撐住洞壁,硬是拉不出來。海豚只得放棄,到水面換了一口氣。一會兒,它又游回來,沉思似的望著海鱔。突然,海豚用它堅硬的嘴閃電般向一條鋸袖的肚皮戳去,鋸鈾送了命。海豚咬住它的肚皮,用鋸鈾有毒的背鰭去刺海鱔的尾巴,海鱔馬上就癱軟下來,海豚沒費什么事便吃到了美味。

海豚是人類的朋友,人們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保護海豚,與它共享綠色家園的幸福。

這是一篇介紹海豚的說明文,科學的介紹中流露出作者對海豚的深愛之情。海豚媽媽用嘴愛撫吃得過飽的孩子,利用鋸魚由有毒的背鰭吃到美味佳肴,讀來很有興味。

短短的一篇小文,為什么能把海豚有關的科學知識寫得清晰又饒有情趣呢?作者是一位年僅十三安的初一學生,閱歷不深,也沒有與海豚接觸的機會,但她喜愛動、植物,尤其鐘情于海洋生物,讀了許多這方面的書,又留心積累資料,勤動筆,此文便是她多讀、多思、多寫的成文之一。所以文章能緊緊抓住海豚的特征,用科學的方法闡釋海豚發(fā)聲、“是游泳健將”的原理,生動地介紹海豚嘴的功用,合這的“朝天鼻”,會思考的特性,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人類借鑒海豚某些生理機制在仿生學上取得的成就。

本文寫作的成功,啟示我們多讀書,善思考,勤動筆,對寫作大有裨益。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