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高一作文 >

堅守與變通

山的智慧在于堅守,在于變中求的巍峨;水的智慧在于變通,在變化中求生存,遇石則分,遇曝則合;遇寒則冰,遇暖則融。我們應(yīng)該像西伯利亞雪原上的白貂守護純白的皮毛般堅守自己高潔的品行,在山窮水盡時應(yīng)學(xué)會變通,方能迎來柳暗花明。

堅守是一種執(zhí)著,一種挺拔,一種柔韌。

“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這是輕松在嚴(yán)寒中的堅守;“非梧桐不止,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這是鳳雛在高貴中的堅守;八年七汗而不見淺,十年九澇而不見深,這是大海在博大中的堅守。

時間總是在成長的足跡中漸行漸遠(yuǎn),歷史總是在過往的回憶中愈來愈清晰。我們會依稀看見汨羅江邊徘徊著一位失意者,他衣衫襤褸,瘦骨嶙峋。他在“舉世渾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痛苦中選擇了自投汨羅,他就是屈原。他堅守著一生的信念--不屈。令人永遠(yuǎn)懷念。

潯陽柴桑的桃花源隱居著一位高潔的詩人。他本懷著“安天下,濟蒼生”的抱負(fù),卻飽受官場的排擠,看透了仕途的庸俗與污濁。于是乎他決定重返田園,解印去職,飄然而去,他堅守的品行——高潔,使人心生景仰。

他們之所以能萬古流芳,不正是因為他們堅守著崇高的信念嗎?可是有時候一味的堅守是行不通的。正如《周易》中所說:“窮則變,變則通。”所以說,當(dāng)堅守成為無意義的偏執(zhí)時,就應(yīng)該放手了,此時放手才能變通,也才能變無意義為有價值。

漢武帝登基后,通知上一直沿襲前人之術(shù),建樹不大,社會經(jīng)濟一直 陷入“文景之治”后的低谷。一次,董仲舒和他談起了 為政必須改革創(chuàng)新的問題,董氏認(rèn)為“當(dāng)變化而不變化,隨有大賢而不能善治也。”于是,漢武帝聽取了他的意見實行了新政,從而使?jié)h朝迎來了半個世紀(jì)的繁榮。如果|“當(dāng)變不變”,那么必留后患。三國時街亭之戰(zhàn),馬謖剛愎自用,不加變通地將《孫子兵法》上的“居高臨下。以一當(dāng)十”搬到戰(zhàn)場上,結(jié)果被魏軍圍困于山上,斷了水源,最終不戰(zhàn)而敗。

世上沒有亙古不變的真理。我們既要像白貂一樣堅守,又要懂得該變通時則變通的道理。在堅守中用變通釀造的瓊漿愈久彌香,在堅守中用變通構(gòu)筑的銅墻鐵壁將固若金湯!請記住:在堅守夢想的同時,不要忘了帶上”變通“的翅膀!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