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名人故事 >

音樂神童莫扎特的故事

在西方音樂史上,天才并不少見,但作曲能夠做到像吃飯和呼吸那樣隨意的人卻不多見,尤其是從小就如此。但莫扎特就是這樣的人。他3歲就能在鋼琴上彈奏許多他所聽到過的樂曲片斷,5歲就能準確無誤地辨明任何樂器上奏出的單音、雙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輕易地說出杯子、鈴鐺等器皿碰撞時所發(fā)出的音高。如此過硬的絕對音準觀念是絕大多數(shù)職業(yè)樂師一輩子都達不到的。6歲和姐姐一起跟隨父親到歐洲各國旅行演出,轟動了歐洲。正因為如此,莫扎特在當(dāng)時就被公認為“音樂神童”。莫扎特也許不是最偉大的作曲家,但他絕對是公認的最偉大的音樂天才。就連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稱作是音樂的基督。曾有人這么說:“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光明的時刻,所有的對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時刻便是莫扎特。”

1756年,莫扎特出生于奧地利薩爾茲堡。他父親是一位宮廷樂師,這使莫扎特從很小就接受了音樂的熏陶。他自幼便展現(xiàn)出那無與倫比的音樂天賦:3歲開始彈琴,6歲開始作曲,8歲寫下了第一部交響樂,11歲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劇,14歲指揮樂隊演出了該歌劇??梢赃@么說,莫扎特是為音樂而生的,從他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和音樂熔為一體了。

16歲時的莫扎特被任命為薩爾茲堡宮廷的管風(fēng)琴師。雖然在這段時間,莫扎特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但他無法忍受薩爾茲堡大主教的頤指氣使,任意欺凌。在那里,莫扎特只是一個會彈琴的傭人,他曾向他的父親這樣描述他在宮廷晚餐上的同伴:兩名男仆,管家,點心師父,兩名廚師,男仆坐在上座,莫扎特位列廚師之上。終于在1781年,莫扎特脫離了對大主教的依附,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并來到了維也納發(fā)展。在維也納,莫扎特靠教私人學(xué)生,舉行音樂會演出和出版作品為生。在這段時間,莫扎特接觸到了巴赫、亨得爾的作品,并結(jié)識了海頓,從而豐富了他的音樂理念。

在維也納,莫扎特的音樂成就是令人驚嘆的,他曾這樣來描述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無論多長的作品都在我的腦中完成。我從記憶中取出早已儲存好的東西。因此,寫到紙上的速度就相當(dāng)快了,因為一切都已完備,它在紙上的模樣跟我想象的幾乎毫無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擾,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甚至可以邊寫邊說話。”可憐就是這樣一位天才,在他正當(dāng)壯年的時候卻因為感染風(fēng)寒而去世了,死時年僅35歲。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1791年12月9日),他仍在創(chuàng)作,可惜天嫉英才,莫扎特留下了他那未完成的《安魂曲》,而撒手人間,成為了音樂史上最大的遺憾之一。

作為一個早熟的天才,莫扎特受到過王公貴族的種種厚愛和贊賞,但也飽嘗了貴族社會對他人格的蔑視和侮辱,身心遭到一次次打擊。在當(dāng)時的社會上,做一個自由作曲家并不為人們認可,選擇這條道路就等于選擇了艱辛。莫扎特的父親力勸他的兒子向大主教賠禮道歉,重歸于好,但莫扎特堅決拒絕。他在給父親的回信中寫道:“我不能再忍受這些了。心靈使人高尚起來。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繼承來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準備犧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對于我,對于你,都應(yīng)該是最珍貴的!”莫扎特來到維也納的時刻,也就是他開始苦難生活的時刻。

在維也納的大部分時間里,莫扎特都是在窘迫中度過的。他一生中的最后兩年是他經(jīng)濟最困難的時期。困苦的生活使他的身體越來越糟,他不得不經(jīng)常向朋友們求援。當(dāng)他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劇《魔笛》(TheMagicFlute)首場公演時,他已痼疾纏身。1791年12月5日他去世時,妻子正患重病,家里連一個零錢也沒有。出殯那天,狂風(fēng)呼嘯,大雪紛飛,惡劣的氣候迫使幾位送葬的親友都中途返回。最后他被埋在了一個窮人的墓地里,幾天后他的妻子前往墓地時,已無法找到準確的墓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這樣無影無蹤地消失了,身后留下尚未還清的1682弗羅林的債務(wù)。

比起長壽而晚成的海頓來,莫扎特剛好相反。然而就在他不足36歲的一生里,卻為人們創(chuàng)造出數(shù)量驚人的音樂瑰寶。其中包括歌劇22部,以《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最為著名;交響曲41部,以第39、40、41交響曲最為著名;鋼琴協(xié)奏曲27部,以第20、21、23、24、26、27鋼琴協(xié)奏曲最為著名;小提琴協(xié)奏曲6部,以第4、第5小提琴協(xié)奏曲最為著名;此外,他還寫了大量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

盡管莫扎特的一生充滿坎坷和艱辛,但他的音樂始終給人帶來的是真正的純美。著名的音樂評論家羅曼·羅蘭為莫扎特做出了如下的評價:“他的音樂是生活的畫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盡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須取悅于精神,而不傷及肉體或損害聽覺。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樂是生活和諧的表達。不僅他的歌劇,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樂,無論看起來如何,總是指向心靈而非智力,并且始終在表達情感或激情,但絕無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美國音樂學(xué)者約瑟夫.馬克利斯說得好:“在音樂歷史中有這樣一個時刻:各個對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緊張關(guān)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個燦爛的時刻。”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