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名人故事 >

發(fā)明家名人故事:史蒂芬孫_2000字

在火車出現(xiàn)之前,人們在陸地上的運輸和旅行,主要是靠人和其他動物進行的。但是不論是人還是其他動物,都有同樣的缺點:速度緩慢,易受天氣變化影響,需要中途休息和補充食物。那么,能不能制造一種機器來代替人和其他動物進行運輸和旅行呢?被譽為“火車之父”的英國蒸汽機車發(fā)明家史蒂芬孫把這個設想變成了現(xiàn)實。
勤奮造就偉大的發(fā)明家1781年6月9日,史蒂芬孫出生于英國一個貧苦的礦工家庭。他的父親是煤礦里一個看管蒸汽機的司爐工,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全家8口人,主要靠父親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史蒂芬孫上不起學,8歲那年,他就去給人家放牛了。
除了替人家放牛之外,史蒂芬孫還有一項工作就是給在煤礦工作的父親送飯。每次來到父親工作的鍋爐房,他都會被那些不停轉動著的機器迷住,他總是出神地看著鍋爐中熊熊燃燒的烈火,忘情地聽著機器隆隆轉動的聲音。他很想弄明白:它們?yōu)槭裁茨軌蜃詣愚D起來,而且力量會這么大?他想,自己長大以后,要是也能像父親那樣當一個司爐工,操縱巨大的蒸汽機干活,那該多好!
放牛的時候,他就常用泥巴來做自己想像中的蒸汽機,鍋爐、汽缸、飛輪等各種各樣的部件都有。
14歲那年,史蒂芬孫真的當上了一名見習司爐工,負責給蒸汽機添煤、加油和擦拭機器零件??粗鴻C器在自己的操作下飛快地轉動,他高興極了。但是時刻久了,他覺得只是看著機器轉動但是癮。他開始在心里琢磨起來:這機器是怎樣轉動起來的?它的內部結構是什么樣的?
有一天,別人都下班回家了,史蒂芬孫一個人偷偷地把蒸汽機拆開了,他把所有的零件都仔細觀察了一遍。但拆散容易裝配難,他忙乎了好半天,才勉強把蒸汽機重新安裝好?;丶业穆飞希鲜翘嵝牡跄?,擔心蒸汽機第二天轉動不了。誰知道第二天一發(fā)動,那臺蒸汽機比平時轉得還要好。這次成功拆裝之后,他的膽子也大多了,以后就經常這樣拆了又裝,裝了又拆,把那臺蒸汽機的各個零件都摸了個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史蒂芬孫多么渴望自己也能造出一臺機器。他模仿著拆裝過的那臺蒸汽機,試著畫了一張草圖送給煤礦的工程師看。工程師看后,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好啊,有志氣的孩子,期望你多讀書,多掌握科學知識,將來發(fā)明一臺比蒸汽機更好的機器!”但是,史蒂芬孫從小沒有進過學校門,怎樣讀得懂高深的理論書籍呢?
沒有文化知識,就很難搞出發(fā)明創(chuàng)造。于是,17歲的史蒂芬孫第一次走進了學校,他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讀起。史蒂芬孫每一天晚上都和七八歲的兒童坐在一齊上課。他像羊群里的駱駝,雞群里的仙鶴那么突出。
“嘻嘻,傻大個!”
“嘿嘿,笨蛋!”
教室外面常常會傳來這樣的譏笑聲。小學里的許多學生都譏笑這位“大學生”并沒有在念大學,卻是在念小學。然而,史蒂芬孫不怕羞,不怕譏笑,他毫不介意,只顧埋頭苦讀。史蒂芬孫白天要到礦上上班,為了多掙些錢養(yǎng)家糊口,休息時刻他還要替人家修理鐘表、擦皮鞋,每一天累得筋疲力盡。但是到了晚上,史蒂芬孫總是第一個進教室,專心聽講,埋頭學習。放學以后,別人都睡了,他還在昏暗的燈光下復習功課、做作業(yè)。由于他勤奮好學,刻苦用功,很快就掌握了許多科學知識。
1803年,史蒂芬孫被提升為煤礦的機械修理工。1810年的一天,礦上的一臺運煤車突然出了故障,許多機械師都找不出毛病在什么地方。史蒂芬孫看了一會兒,就對總工程師說:“讓我試試吧?!蹦切C械師都不堅信他,認為一個“毛頭小子”怎能把機器修好呢,但史蒂芬孫很快就把運煤車修好了。煤礦經理知道這件事后,立刻把史蒂芬孫提升為機械師。
史蒂芬孫在煤礦工作時,每一天看到運煤工人總是用力地把煤從礦井里一點點地背出來,工作十分辛苦,就萌發(fā)了一個偉大的念頭:他要制造一輛既能夠運很多煤又跑得很快的蒸汽機車。于是他就埋頭設計起這樣的機車來。
1814年,史蒂芬孫造出了一臺名叫“半統(tǒng)靴號”的火車頭。當他駕駛這個火車頭,在煤礦進行試車表演時,很多人都嘲笑這輛只能拖30噸貨物,每小時只能走六七公里,樣貌像笨鴨子一樣丑,走起路來像地震一樣響的破車。還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竟然到處造謠,說:火車的聲音很響,這會使牛受驚,不敢吃草,從而牛奶就沒有了;雞鴨受驚,從而蛋就沒有了;而且火車的煙筒里會放出毒氣,將殺絕飛鳥;火星四濺,將釀成火災;倘若鍋爐爆炸,后果更是不堪設想,乘客將遭斷手折骨之痛!一些原來贊成火車試驗的官員,聽到這些謠言也開始極力反對,并且十分肯定地說用蒸汽機車做交通工具是根本不可能的。
應對技術上的困難和這些謠言帶來的壓力,史蒂芬孫并沒有像另外一些也在發(fā)明火車的人那樣灰心喪氣,止步不前。他始終堅信自己發(fā)明的火車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幫忙,因此鼓足勇氣,總結經驗,決心繼續(xù)研究和改善火車。
1825年9月27日,天還沒有大亮,居住在英國斯多林克頓的許多男女老少就紛紛起床了。他們有的步行,有的騎馬,向同一個地方趕去。他們去干什么呢?原來,史蒂芬孫要在那里舉行一次試車表演。正當機車緩緩啟動時,一個青年騎馬疾馳而來,他大聲叫喊著要與史蒂芬孫的火車比試比試。于是,火車和馬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比賽。
一開始,只見火車緩慢行駛,而馬則狂奔不已。一會兒后,火車的安全閥升起來了,鼓風機嘶鳴著,騰起團團煙霧,車速逐漸加快,很快火車與馬并駕齊驅了。再過一會兒,火車毫無倦意,一往直前,馬卻漸漸累了。越往后,馬就越顯得力不從心,被火車甩得越來越遠。
這條飛奔的鋼鐵長龍,可載重90噸,乘客400人,最高時速24公里。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列火車——“旅行號”。
從此,火車得到了人們普遍的稱贊和重視,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使陸上交通運輸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史蒂芬孫那不畏艱辛,百折不回,勤奮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稱贊,也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