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觀后感 >

愛國影片觀后感1000字 《松花江上》觀后感

那年,東北的松花江旁,土,是紅的,水,也是紅的……

那年,東北的松花江邊,少了大豆高粱,多了長滿草的墳坑……

那年,東北的松花江上,世代生活的人們,離開了那片森林煤礦……

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鐵軌的炸毀,打響了九一八事變的開頭。我們看到了這開頭,仿佛也想到了這結尾,正是那年,東北的松花江,變了……平靜的江水掀起了波浪,開始奔騰咆哮著……

“多活一個人,就多了一顆革命的種子!”這句話貫徹整個東北大地,在寒冷的冰天雪地中,如星星之火,引燃了東北人民乃至中華人民的希望之火。這句話源自何?源自一位普通東北農(nóng)民不甘被欺壓之心;源自于一位共產(chǎn)黨人不愿讓國家滅亡之心;源于一位中華兒女迫切想要崛起之心。楊靖宇的這句話,無聲地昭示了他作為一位共產(chǎn)黨員的偉大以及將希望留給他人,將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zhì)或許,正是多了他這樣偉大的共產(chǎn)黨員,中國才會有今天。

那條松花江,注視著日軍殘忍的暴行,也注視著中華人民不屈的反抗!

楊靖宇領導著東北抗日聯(lián)軍,與日軍戰(zhàn)斗在白山黑水中。他細致入微的關懷,使其他抗日軍民對他心服口服,愿與他生死相隨;他機智勇敢的計謀,使日軍的圍剿屢次失敗,傷亡慘重;他舍身為國的偉大,使每個人都注目仰望,將這一英雄的身影,刻在心間。

他們的足跡遍布東北的每一片土地,渡江,翻山,越嶺;日軍望而卻步的事情,他們都超乎常人想象地完成了。永忘不了,當被叛徒出賣,東北抗日聯(lián)軍陷入空前的危機時,楊靖宇支走眾人的瀟灑身影,正是那時,“多活一個人,就多了一顆革命的種子”,這鏗鏘有力的語言,仿佛穿越時空的阻攔,在如今的中華大地上響起。松花江仍在咆哮著,可我已分不清那是對日軍侵華的憤怒,還是對楊靖宇陷入絕境的悲痛。

奮戰(zhàn)六天六夜后,八天未進一點糧食的楊靖宇早已被包圍的無處可逃,他的腳步永遠堅持跑在敵人的前面。在被風雪封鎖的小山上,楊靖宇餓了便吃樹葉、樹皮,渴了便吃雪,以地為鋪,以天為蓋,以月為枕。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雪地中,那是一種希望支撐著他前進,那是一種渴望全民族解放的希望。在即將被捕時,他沒有被豐厚的條件所誘惑,而是爭分奪秒地銷毀著重要文件,在最后一刻,他依舊頑強地反抗到底。

當楊靖宇被包圍時,餓到開始吃身上的棉絮、棉籽,我哭了,但這不是傷心的淚,這是喜悅的淚。因為我知道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的犧牲不是無價值的,正是在抗戰(zhàn)洪流中的他們,才使得今天的中國在世界上,有地位了,有尊嚴了,它不再是“東亞病夫”,而是一只“東方雄雞”。我慶幸,慶幸東北在被血淚染紅之時,還有這么一群可愛的戰(zhàn)士,用他們的堅定和忠實在守衛(wèi)著這片土地,守護著這條松花江。

松花江上,正是曾經(jīng)日軍的暴行,鑄造了如今我們東北人民的錚錚鐵骨!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和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