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征》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影片透過長征親歷者王瑞老人的回憶,講述了紅軍在長征途中翻雪山、過草地、解救貧苦百姓、飛奪盧定橋等一系列英勇事跡。
影片中的一幕幕場景使我記憶深刻,遵義會議后,正是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紅軍才能擺脫敵人的一次次圍剿,紅軍知道了自己往哪里走——向勝利的方向走;瑞娃子和他的姐姐透過以誠待人的我軍民族政策取得了彝族同胞的信任。而為了能夠搶渡瀘定橋,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辛,日以繼夜趕赴目的地,紅軍組織的突擊隊,攀著鐵索橋,冒著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勇敢頑強的向前沖,最后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墻,為他們身后千萬個紅軍戰(zhàn)士順利透過瀘定橋鋪平了道路。一個個赤血男兒懷著革命的激情和對革命勝利的渴望,克服重重困難使國家轉危為安。敵人的槍炮是猛烈的,卻始終打不倒戰(zhàn)士們勇敢的心,自然條件是惡劣的,但依然撼不動他們對革命勝利的憧憬。為了革命,他們甘愿獻身,為了新中國,他們不懼死亡,他們用熱情和鮮血締造了中國革命的輝煌明天。
沒有氣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長征的勝利是不可想象的。紅軍指戰(zhàn)員在長征途中表現(xiàn)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yè)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表現(xiàn)出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xiàn)出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些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偉大的精神支柱,偉大的精神推動著偉大的事業(yè)不斷邁向新的征程。
早在建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誡我們:“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中國搞四個現(xiàn)代化,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后,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那種認為此刻物質條件改善了、不再需要艱苦奮斗的想法,是完全不對的。此刻我們處在和平環(huán)境之中,主要任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我們今日為之奮斗的建設事業(yè),是老一輩革命家開創(chuàng)的革命事業(yè)的繼續(xù)。實現(xiàn)中國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不斷地發(fā)揚長征精神,發(fā)揚黨的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
當前,再也不需要我們去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但是,在和平的建設年代,個性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期,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禮貌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實現(xiàn)這個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這是新的偉大長征。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氣魄豎起了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斗爭精神也將靠我們這些后世子孫去延伸,我們只有從發(fā)奮學習,做一個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職責。
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偉大的長征精神,我們不能忘記這種精神,要時刻牢記這種精神,更要繼承偉大的長征精神并將其發(fā)揚光大!我們要將長征精神作為我們的精神支柱,取得我們個人的長征的勝利,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的征程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