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女生,還有點腐什么口味都能來者不忌的女生,對一個歸類于冠冕堂皇的作家能擺在臺面上賣的書起這種招搖的名字總還是有點厭惡的——犯的著這么搏眼球么?于是一向只是聽說,從沒打起念頭翻開。這次讀完,史詩一樣的故事確實壓得住這俗名,但是整篇只見豐乳少見肥臀,猜測名字就應(yīng)是最后起的,風(fēng)格合了正文,畢竟有點刻意牽強。夠出位的名字,額外多吸引了些人,也額外多拒了一些人,可無論讀與不讀,都讓人印象深刻,夠莫言。
一輩子斷不了奶的金童?
這是最魔幻的么?沒讀完過百年孤獨,看過半本鐵皮鼓,覺得更像那個打著鐵皮鼓仰望著旁觀猶太苦難史長不大的小侏儒了。一向不介意看網(wǎng)上文章的,但對這種現(xiàn)實主義魔幻主義滿是器官的寫法還是無感+厭惡,只能強忍著看完。大概我太不文學(xué)了,要講個故事注入點感情和思想必須非得這樣寫嗎?理想的小說仍是基督山伯爵那樣衣冠楚楚流暢簡明的。
魔幻?現(xiàn)實?
中學(xué)課本完全相反的近現(xiàn)代史觀不出所料的又一次在書中得到印證,并且更加驚悚。但是疑惑了,小說打了魔幻的招牌,那么這些是真的歷史實情還是有所夸張的呢?真的荒誕到這種程度么?
不值錢的生命再怎樣強韌的生命在洪水中也只能聽天由命,只是機會會稍大些。更多的人就那樣莫名消失,反而是常態(tài)。于是慚愧此刻可恥的幸運和虛度光陰。
隱喻?
嘗試編排下,堅強柔韌的母親,象征綿延的中國禮貌?8個女兒繼承母親強韌品格最終都不是真正上官家種,又嫁給各種強悍女婿,女婿們互相爭斗替換卻千絲萬縷,可做歷史上不同朝代族群。更替本常事,只有不顧親緣趕盡殺絕改頭換面最終還是回來母親身旁。那個斷不了奶母親走頭無路借了西洋種的金童,見證了整個歷史卻在文革中間改革初期被關(guān)起來缺席的軟弱男子,算中國知識分子么?